English

读《沈泽民文集》

1998-02-03 来源:光明日报 吴福辉 我有话说

《沈泽民文集》是一本迟出的好书。1993年此书刚刚编成的时候,正值沈泽民逝世60周年,他是60多年前在恶劣的环境下英年早逝的,他是先烈,后死者不应该给他出本书吗?但是应出而未出。到了1996年,是茅盾(沈雁冰)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子,沈泽民是茅盾的亲弟,而且在“五四”时期两兄弟是同时投入“文学革命”留下业绩的,书也可以出而未出。现在,终于读到这本有相当分量的书了,欣慰之余不免感慨。

人活一世总要留下些印痕。沈泽民只度了34岁,可仅仅在文学方面,就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遗产,这本文集便是一个体现。大概现在的青年多半已不识他了,文集的出版给了我们谈他的“话题”。比如我,就是由研究茅盾开始接触他的。我知道茅盾的父亲是个维新派,这个中医师以自学而竟能读微积分,留下的遗嘱是要让两个儿子都学“实业”。可是母亲支持了茅盾走上政治的、文学的道路,没想到已经读上了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老二,最终仍然放弃了工程师的前途。我过去略略得知沈泽民与“五四”文学的关系,是因为在《觉悟》和《中国青年》上读过他的文章。现在看了此书,才了解到他反是先于其兄,写作小说的!沈泽民当年,先后参加了“少年中国学会”、“上海共产主义小组”和“文学研究会”,这是何等的经历。他俨然是位带了浓厚文学气质的青年革命家,即先是文学青年,然后是理想青年,然后是叛逆的青年、反抗的青年。我们无法埋怨那个年代喜爱文学的革命青年为何如此之多,仅和沈泽民相识的,像张闻天、恽代英等等都是。张闻天是沈的南京校友,这个革命家、外交家当年写过长篇小说《旅途》、剧本《青春的梦》,是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。恽代英是《中国青年》这本刊物的组织家,而围绕着《中国青年》曾经形成过一个威武雄壮的文艺理论群体。看来哪个时代都有它的热血青年,只是血为谁而沸有所不同罢了。今天读沈泽民的书,就仿佛通过历史隧道望见了那一代“五四”青年的活的姿影。

本书首次从尘封的报刊中钩沉出的沈泽民的文学创作,有小说、诗歌。这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作品。小说有纯写实的《呆子》、《阿文和他的姊姊》,是一个觉醒者可以拥有的视角,如睁开了眼看见了贫富,看见了女性悲剧。也有真幻交错的《幻呢,真?》,不重故事重心理,就颇别致了。诗有感奋者(《五月》、《来信》),有抒个人之情者(《羞啊!我!》、《白云》),都能使你感受到一个“五四”青年的心的跃动。沈泽民的文艺理论是《中国青年》一派的观点,他实在是很用心地涉入了这一领域。你能读到他提倡血与泪文学的文字,但他特别提出血与泪不能是“外敷”的,要用青年的立场去感应。他并且将反抗文学的范围扩大至“象征派”。你由此可领悟到“五四”的文学革命者心胸的开放、阔大。随手可拈的一个例子是沈泽民谈冰心,他自然不认为冰心写的是革命文学,但他肯定冰心的文学是“健康”的。

沈泽民与茅盾的文学关联,当然也是本书会引起人注意之点。可沈泽民的价值是独立的,他可以越出他兄长的光环而自行发光。他参与《小说月报》的工作,弄理论、弄翻译,可能是和茅盾同行。但他有自己的思想。对俄国文学实质的深度探索,从他的译介事业中也能体会得到。他说俄国文学的“写实”,是理想照耀下的写实,真正是一语中的。所以他在苏联看到其兄长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时,情不自禁地写起了长信(《关于〈幻灭〉》),运用的就是这一观点。他理解茅盾,认为幻灭可由激愤造成,失败后的幻灭情绪有积极一面,不必理会国内的某些舆论;也一针见血地指出,茅盾所写是潮流之外的潮流中人。他的评论立足点不低。

因而,这本沈泽民的文学专集,在反映一时代的文学风气及作者本人的文学、革命两栖的时代青年特性上,都有很高的价值。或许,对沈泽民的亲人、友人和相关者说来,它的纪念意义是重要的。而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,这是一些文献,是思想史、文学史两方面的文献。如果现在的成书,在社会上不能引发轰动,那不要紧,因为它更多的是留给将来的。印出了,就永远留存了。

本书的两位编者均是茅盾学界的人。钟桂松是写过好几本茅盾专著的研究家。他又是沈氏兄弟的同乡与后辈,编书时自有一份同乡的亲情在。张立国在北方的一个著名大学教书,与茅盾研究专家孙中田先生是同事。记得在一个落叶缤纷的秋天,我第一次去那个城市,便结识了他,那里有个茅盾研究室。张立国近年长期卧床,据说他在病榻上一拿到这本书,就笑着哭了。这是一种可称之为“理想情结”的东西在作怪。编了一本书,看到了它的问世,摩挲着封面,想到自己一部分的生命就如此流逝,还有些痕迹,“理想情结”就催动泪腺。不是说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吗,现在不批判“成名成家”,倒是一股脑由“精神”走向“物质”。不过,从沈泽民的年代到现在,有的人还是接受这样一种“理想”活法的。编书的人和著书的人同在了。

(《沈泽民文集》张立国、钟桂松编,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